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三

百万频年战虎貔,神驰漠北到洮西。 空余八阵江头石,未见一丸关上泥。 守父训辞黄阁去,负时名与紫岩齐。 河山收此英灵气,下马千年看墓题。

译文:

多年来,您带领着如虎似貔般勇猛的百万大军征战四方,您的心早已驰骋到了漠北和洮西这些遥远的边疆之地,一心想着为国家开疆拓土、保家卫国。 如今,就像当年诸葛亮留下那八阵图的江头石一样,只留下了您曾经的赫赫威名和那些辉煌的过往。可令人遗憾的是,您最终都没能像古人那样轻松地用一颗泥丸就封住函谷关,也就是没能完成收复失地、统一河山的大业。 您恪守父亲的教诲,辞去了宰相这样的高位。您的声望极高,与历史上同样声名远扬的紫岩先生(一般指张浚)齐名。 这大好河山收纳了您身上的英灵气韵。哪怕千年之后,路过您墓前的人,都会下马驻足,瞻仰您墓前的题字,缅怀您的功绩和风采。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