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泰山

海畔山名泰,东封自昔曾。 三千余载记,七十二回登。 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 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 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 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

译文:

在那大海之畔,有一座名山叫做泰山。自古以来,帝王们就曾到这里举行封禅大典。 有关泰山封禅的记载已有三千多年,历代帝王进行封禅的次数多达七十二回。 举行封禅仪式时,帝王乘坐着华丽的冕辂,陈列着用金书写的策文。参与仪式的官员们衣冠整齐,似乎都快接近那玉绳星了。 掌管秘籍的官员记录下这封禅的岁月,帝王站立在高处,俯瞰着周围的丘陵。 帝王的华盖仪仗在山坡间缓缓前行,道旁的松树如同官员排列,层层有序。 秦始皇空自刻下石碑,可他那追求长生不老、妄想升仙的行为,千百年来都被人们当作笑谈。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