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

反袂伤麟后,凄凉旧日坛。 尚为人爱惜,不使杏雕残。 叶映缁林好,枝横泗水寒。 一从梁木去,多把落花看。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韩。 遥知槐并并,根古似龙蟠。

译文:

孔子感伤麒麟出现却被捕获,伤心地用衣袖擦拭眼泪之后,曾经热闹的杏坛变得无比凄凉。 幸好这杏坛还被人们珍惜爱护着,所以坛边的杏树才没有衰败凋零。 杏树的叶子在青黑色的树林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它横斜的树枝倒映在泗水中,更添几分寒意。 自从孔子逝去,人们常常看着那飘落的杏花,怀念他的教诲。 从前人们因为召公曾在甘棠树下理政而对甘棠树心怀思念,如今也有人因韩愈的缘故对树木有别样的情感。 可以想象,那槐树林里的槐树并排生长,它们古老的树根盘曲着,就像巨龙蟠卧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