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碑不下馿

寺古碑犹在,尘埃半已漫。 骑馿应懒下,逐字细吟看。 钩画雕镌古,虫鱼辨识难。 停鞭欹帽立,缓辔耸肩寒。 应笑修明字,还如援据鞍。 归吟风掠耳,影瘦夕阳残。

译文:

寺庙年代久远,那古老的石碑依旧伫立在那里,可惜大半已经被尘埃所覆盖,字迹有些模糊不清了。 我骑着驴子路过,本应懒得下马去看,但还是忍不住逐字逐句细细地品读起来。 石碑上的文字笔画,雕刻得古朴苍劲,那些奇形怪状像虫鱼一样的古文字,辨认起来实在是困难。 我停下鞭子,歪戴着帽子站在碑前,慢慢地牵着缰绳,耸着肩膀,感觉有些寒意。 旁人看到我这副模样,大概会笑话我,就好像战场上援着马鞍冲锋陷阵一样,对这古碑上的文字如此执着。 我看完碑后返程,一路上吟咏着诗句,寒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夕阳西下,我的影子在余晖中显得格外瘦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