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观为政

笔落冰人语,霜凝照夜姿。 平心长似水,观政可于池。 即彼挼蓝处,看渠据案时。 清能见肝胆,烛可但须眉。 泥浊廉何有,泉贪饮自知。 笑他浑数尺,谁道是吾师。

译文:

这是一首借池水来表达为政之道的诗,以下是其现代汉语翻译: 笔下写出的文字,能让人心生敬畏如同被寒冰击中一般,严肃而有警示力;这文字又好似寒霜凝结,能映照出为政者夜晚深思的姿态。 为政者应当内心平和,就像那平静的池水一样,其实从一汪池水中就可以观察到为政的道理。 当看到那池水晶莹湛蓝如同被揉碎的蓝色绸缎一般的地方,就可以联想到官员坐在案前处理政务的情景。 清澈的池水能够让人看清水底的一切,就如同为政者内心清明时,能够洞察到他人的真心和想法,而不只是看到表面的模样。 如果池水变得污浊不堪,那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清正廉洁了;就像如果泉水贪婪地吞噬着周边的泥沙,它自己也会知道这是不好的。 可笑那深不见底、浑浊不堪的池水,怎么能说它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呢?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