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烛

玉笋班头客,文章绝代奇。 奉璋陪内宴,刻烛赋新诗。 指认红莲影,安排丽藻辞。 绝嫌痕已迫,只恐句来迟。 花烬将残处,宫袍欲夺时。 宠荣归佩晚,金炬出天墀。

译文:

在那才华出众的人群里,有这样一位宾客,他的文章堪称世间少有的奇作。 他手持玉璋,陪侍在宫廷的宴会之中,在这宴会上还进行着限时作诗的活动。他凝望着那摇曳的红莲的影子,在脑海里构思着华丽美妙的辞藻。 时间紧迫得让人十分着急,他心里只担心自己的诗句不能及时想出来。眼看着蜡烛的火苗快要燃尽,就如同在激烈的竞赛里要去争夺那胜利的荣耀。 等到这场活动结束,他带着荣耀和恩宠,天色渐晚才佩着官饰离开,手中高擎着金色的火炬,从宫廷的台阶上走出来。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