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青冢

谁吊千年冢,芳魂唤不醒。 雪连沙外白,春带塞南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 花曾辞汉苑,草不似胡庭。 妾死匈奴在,风悲壮士经。 遥怜斑竹泪,鼓瑟和湘灵。

译文:

是谁来凭吊这历经千年的青冢呢?那美人的芳魂啊,怎么呼唤也无法苏醒。 塞外的白雪连绵不断,与沙地外的景色连成一片洁白;春天到来,只给塞南的大地带来了生机与绿意。 我洒下一抔酒来祭奠,可这又有什么用呢?那深埋于地下的幽魂所怀有的怨恨,怎么也无法被锁住。 想当年,她如花儿一般离开了汉朝的宫苑;如今这冢上的草,也和那胡地庭院的草不一样。 美人香消玉殒,可匈奴依旧存在;那悲风仿佛在诉说着壮士路过此地的感慨。 我远远地怜惜着她,就像当年舜帝的妃子洒下斑竹泪一样,她的哀怨仿佛能和湘水之神弹奏的瑟声相和。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