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梯飚 其三

柴门四壁愧贫居,惜别殷勤不可虚。 铜雀瓦存聊赠子,金銮坡去好同渠。 掉头莫惜题新句,敏手还看草赞书。 若见薇花烦寄语,前朝学士已为渔。

译文:

我住在这柴门简陋、四壁空空的屋子里,实在为这贫寒的居所感到惭愧。但我对你的惜别之情十分恳切,可不能虚情假意。 我留下的这铜雀瓦,姑且拿来赠送给你。等你前往金銮坡的时候,希望能与同道之人友好相处。 你可不要因为离别而不舍,要大胆地挥笔题写新的诗句。我还盼望着看到你才思敏捷地起草那些赞美的文书。 如果你见到了紫薇花,麻烦你替我带个话,说前朝的那位学士如今已经归隐,过起了渔翁般的生活啦。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