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一

杉松夹径去犹远,桃竹随人强自搘。 水界平田疑刻画,烟笼远日状琉璃。 何波为续游山记,好友先吟访古诗。 清思如君真可爱,行须入赋万年枝。

译文:

沿着夹道的杉松前行,目的地似乎还远得很。我拄着桃竹做的拐杖,勉力支撑着自己跟随众人继续游览。 那水把平整的田地分隔开来,就好像是精心刻画出来的一般整齐。远处的太阳被烟雾笼罩着,看上去就如同琉璃一样,朦朦胧胧、美轮美奂。 不知道谁会续写这游山的经历写成游记呢?而好友你已经率先吟出了寻访古迹的诗篇。 像你这样有着清雅情思的人实在是惹人喜爱啊,日后你的文采定能在朝堂之上大放光彩,值得写入诗赋之中来赞颂那象征着皇权的万年枝(寓意在朝廷有一番作为)。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