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一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 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 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 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

译文: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安溪书信,得知当地义役、义舟图册已完成后所写的欣喜之作。下面是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山区城邑的百姓在各种弊病的折磨下苦不堪言,其中有两件事最让人忍不住叹息。 那些有限的小船,被每家每户都争抢着占用,而在征派服役户的时候,却到处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征派极为困难。 真得感谢那聪慧懂事的孩子(可能指负责此事的人),精心编排绘制出了义役、义舟的册子,已经有了完整的模样。 从现在起,溪流运输就能公平合理地进行调度了。听说官府的印记(朱记)已经遍布了当地的十个乡都,意味着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推行。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