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老吟

圣绝微言大义乖,六经犹幸出残灰。 知行大学工夫密,理欲先贤体贴来。 岁晚筑场多识赐,早年陋巷屡空回。 同门人尽师资远,退老西河只自哀。

译文:

圣人已逝,那些精深微妙的言辞和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渐渐背离了原本的样子。所幸的是,历经磨难,六经就像从残灰中留存下来的火种一般,得以流传至今。 《大学》里所讲的“知”与“行”的功夫十分精密,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和践行。而“天理”与“人欲”的区别和关系,是前代贤人们通过反复琢磨、深刻体会才总结出来的道理。 到了晚年,就如同在丰收的时节修筑谷场来收纳粮食一样,我得到了很多学识和感悟的馈赠。可早年的时候,我就像颜回身处陋巷一样,常常穷困潦倒,学问和生活都多有不顺。 一同学习的同门师友都已经离世,传承学问的师长也距离我很遥远了。如今我就像当年退居西河的子夏一样,只能独自哀伤,感慨时光流逝、学问传承之难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