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

磨旋盖倚机谁悟,镜缺弦生意最深。 知历知星方识性,潜天潜地要非心。 山须鳌负诬仙圣,潮为鲸来误古今。 我不信书祇自信,千年未必有知音。

译文: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诗人对世间道理的独特思考和坚持自我见解的态度,以下是翻译: 就像石磨旋转、车盖倚靠在机械上一样的道理,有谁能真正领悟其中奥秘呢?镜子有缺损、琴弦断裂之中蕴含的意味最为深刻。 要知晓历法、认识星辰,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深入探究天地之间的奥秘,关键并不在于表面的心思。 说山需要巨鳌背负,这简直是在污蔑仙圣的智慧;认为潮水是因为鲸鱼而来,这样的说法误导了古往今来的人们。 我不盲目相信书本上的内容,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恐怕很难找到真正理解我想法的知音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