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村韵二首奉寄府判真司令 格轩

祖学单传信有原,秤停一字自名轩。 肯令公愧太丘长,要似思为孔子孙。 知格格知须细认,有无无有果难言。 读书记在门生老,愧有君家未报恩。

译文:

老师您传承的学问是单脉相传,确实有它的根源啊。您用精准权衡每一个字的态度来为自己的轩室命名。 您怎么会让自己愧对像陈寔那样德高望重的人呢,您就像孔思以身为孔子后裔而自豪一样,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养。 “格”这个概念的知晓与被知晓需要仔细去辨认,事物的“有”与“无”的关系确实很难用言语说清楚。 当年读书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如今学生我已经年老了,惭愧的是对您家的恩情一直还未能报答。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