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放翁诗扁此楼,知君心企古名流。 苏吟韦句虽欣慕,樗记曾云不是由。 大被长衾佳伯仲,高门素学尚姱修。 俱存无恙邹书训,此乐人间底处求。
和后村韵二首奉寄府判真司令 听雨楼
译文:
你选取了陆游的诗句来为这座听雨楼命名,由此能看出你内心是十分仰慕古代那些著名贤人的。
你虽然欣羡苏轼的吟咏、韦庄的诗句,但就像《庄子》里提到的樗树那样,我曾说过事物的发展不是仅由外在喜好决定的。
你们兄弟之间就如同盖着大被子、长衾被一般亲密无间,出自高门又有着向来的学问和品德,还很注重自身美好的修养。
你们都完好地留存着像《邹氏易传》那样有益的教诲,这样的乐趣在人间哪里还能找寻得到呢。
注:“樗记”这里可能涉及《庄子》中关于樗树的典故,庄子借樗树无用而能保全自身说明一种处世之道;“邹书训”推测是指《邹氏易传》这类古代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但需结合具体背景进一步准确理解。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