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二

已分金门不可排,何须竹帛诏方来。 囊收玉子开云种,炉养金公候火灰。 老见明时真乐只,身缘吾党合归哉。 年丰处处炊烟好,追忆边城叹析骸。

译文:

我早已认定自己无缘进入朝廷施展抱负,又何必非要等那写在竹帛上的诏书来征召我呢。 我就像把玉子收在囊中,在云雾缭绕之处开垦种植;在炉中精心调养着丹药,静候火候将其炼成灰烬。 我老来能逢上这清明的时代,真是快乐啊。因为我和同道之人的情谊,也该回到那方天地了。 如今年年丰收,处处飘着温馨的炊烟,这景象多美好。不禁让人回忆起边城曾经的惨状,那时百姓甚至到了交换尸骨来烹煮充饥的地步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