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其二

诗工如沈笔如任,到手篇篇玉应金。 月好岂无搔首梦,日长谁伴撚髭吟。 如今具眼师能几,何处还睛佛可寻。 来往莫嫌贫问讯,也胜空谷听跫音。

译文:

这首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从标题看可能是酬和诗,以下是它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您作诗的技艺精湛得如同沈约,文笔也像任昉那样出色,每一篇诗作到手,都像是美玉回应着黄金般珍贵。 在美好的月色之下,我怎能没有抓着头发苦思的梦境呢;在漫长的白昼里,又有谁能陪伴我捻着胡须吟诗呢。 如今这世上具有识人之明、能鉴赏诗歌的师长能有几个呢?到哪里去寻找能让我眼睛明亮、给我指引的“佛”呢? 您来往之间不要嫌弃我以贫弱之身来问候您,这也总好过在空旷的山谷中只听到行人的脚步声(那种孤寂)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