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和黄兄

老如枯柏傲霜冬,名实俱忘赋芧公。 正苦岁寒无竹伴,喜知春思与梅同。 囊书待朔登金马,琢句追坡咏玉虹。 他日肯寻翁住处,花边野水与池通。

译文:

我这把年纪就像那历经霜寒的枯柏,傲然挺立在寒冷的冬日,对名利和名声都已看淡,就如同那位给猴子分橡栗而忘却名实之别的老翁一样。 我正为在这岁暮天寒之时没有翠竹相伴而苦恼,欣喜地得知你春日的情思和我对梅花的喜爱是相同的。 你行囊中的书信已经准备好,等待着良辰吉日去登上金马门,以求一展才华;你精心雕琢诗句,追逐着苏东坡的才情,吟咏出如同玉虹般美妙的篇章。 将来如果你愿意来寻访我的住处,你会看到花丛边那潺潺的野水与池塘是相通的。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