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镜中我

百骸虽在果谁亲,本地风光见是真。 隠几正忘吾与我,开奁忽讶彼何人。 叔敖还许伶优学,西子何如里妇颦。 遥想当年游镜殿,化身千百未为神。

译文:

身体的各个部分虽然都还在,可到底谁才是真正和我亲近的呢?那原本自然的模样,能真切看见才是真实的存在。 我斜靠着几案正沉浸在忘我之境,忘却了所谓的“吾”和“我”的分别,打开梳妆镜却惊讶地问:镜子里那个人是谁呀? 春秋时的令尹孙叔敖能被伶人模仿得很像,而西施即便美丽,又哪里比得上邻里丑女的刻意蹙眉呢。 遥想当年在镜殿中游玩,即便能化身成千百个自己,那也算不上神奇之事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