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马难调系更驰,空沙莫为拣金披。 忘机每笑棋争局,爱礼时看斋白椎。 正月书因王不竞,变风作为教先衰。 圣朝可托狂歌乐,况有羊何共和之。
七和披字韵
译文:
这是一首较难理解的诗词,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如脱缰野马般的心思难以调伏,即便用缰绳系住它,它依旧肆意奔驰。就如同在茫茫的沙海之中,不要徒劳地去筛选那金子,想从中披沙拣金也是枉然。
我常常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看到人们为了棋局胜负而争斗就觉得可笑;我喜爱礼仪规范,时常看着斋堂里那用于召集众人的白椎。
正月时所写的书信,因为君王的不作为而显得无力;那些变风变雅的诗歌创作,预示着教化已经开始衰败。
如今圣明的朝代里,我可以寄托自己的狂放歌声来享受快乐,更何况还有像羊璿之、何长瑜这样的好友和我一同吟诗唱和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引用了较多典故,不同人对诗意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此翻译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