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谷惠示榕桥精舍二十四诗借首篇韵赋一首

春谷因榕费苦吟,为怜夹道绿阴阴。 身藏岩涧风霜老,名入图经岁月深。 北客未知题咏少,南州莫向字书寻。 鶑啼庭叶曾留句,独有河东柳赏音。

译文:

春谷君因为榕桥而苦苦吟诗,是怜惜那道路两旁绿荫浓密的榕树啊。 这些榕树仿佛隐居在岩涧之中,历经了无数风霜而显得苍老,它们的名字被记载在图经里,岁月已经过去了很久。 北方来的客人可能还不知道关于这些榕树的题咏比较少,在南方也别想着从字书里去探寻它们更多的典故。 当年黄莺啼鸣在庭院树叶间时,有人曾留下过诗句,只有像河东柳(这里可能指柳宗元)那样有高雅鉴赏力的人,才会懂得欣赏这其中的韵味。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