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友人论诗

艺业难精最是诗,千差万别信难知。 还须倒岳倾湫手,却有惊天动地时。 鸟迹论书方古雅,龙媒入画始权奇。 夷然便欲趣平淡,此法谁传我亦疑。

译文:

在各种技艺之中,最难达到精通境界的当属诗歌创作了。诗歌的风格、技巧千差万别,想要真正参透其中奥秘,实在是太困难了。 诗人创作时,必须拥有如推倒山岳、倾泻深潭一般的雄浑笔力。当具备这样的能力时,写出的诗作便能够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力。 就像书法,如果以古代鸟迹书的风格来创作,才显得古朴雅致;画马时,只有画出骏马那种如龙驹般奇异不凡的神韵,画作才堪称精妙。 有的人轻轻松松就想要追求平淡的诗风,可这种方法是谁传授下来的呢?我对此也心存疑虑。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