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徐经孙 赐宜春易太极 赐宜春易太极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徐经孙 易有太极,在天地先。 两仪四象,是谓后天。 春台得之,云自希夷。 吉凶祸福,予以前知。 八十二宫,颇与俗殊。 数往知来,亶其然乎。 译文: 《易经》里所讲的太极,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存在。 从太极衍生出两仪,再由两仪生出四象,这就是所谓的后天之象。 春台(或许是指受赐之人)领悟到了太极之理,心境如同处于虚静冲和的境界,自在超脱。 对于世间的吉凶祸福,他似乎能够提前知晓。 他所研究的八十二宫的学问,和世俗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说能够根据过去的情况来预知未来,真的是这样吗?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徐经孙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