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池阳未入关泊于齐山数日因穷岩壑之胜

瘦策相扶上翠微,眼惊奇怪足忘疲。 三十六洞犹昔者,四百余年无牧之。 涨水淼弥春雨后,远山重叠夕阳时。 几多江北江南恨,问着沙鸥总不知。

译文:

我拄着细细的竹杖,相互扶持着登上了齐山的青山翠岭。眼前的奇景令人惊叹,双脚仿佛忘记了疲惫。 齐山上那三十六处山洞,依旧和往昔一样,然而自杜牧游览此地,四百多年过去了,像他那样的风流才子却再也没有出现。 春雨过后,江水猛涨,一片浩渺辽阔的景象;夕阳西下时,远处的山峦重重叠叠,连绵起伏。 我心中涌起多少关于江北江南的家国愁恨啊,可当我想问沙鸥的时候,它们却全然不知,只是自在地在水上嬉戏。
关于作者
宋代戴昺

戴昺,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今属浙江)人。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进士,调赣州法曹参军。淳祐末、宝祐初官池州。戴石屏称其诗为“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有《东野农歌集》五卷。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杨万里序。 戴昺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四十三年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二种》本(简称万历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农歌续集》(简称小集)、《宋诗抄》卷四《农歌集抄》等书引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