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兄侍屏翁探梅屏山分得空字

踏破登山屐,来寻傍水丛。 眼明千树底,春入数花中。 格瘦诗难写,香寒酒易空。 狂歌归秉烛,惊怪走儿童。

译文:

我和兄长陪着屏翁到屏山去探寻梅花的踪迹,出发时穿着登山的木屐,一路上木屐的齿几乎都要被踏破了,我们终于寻到了那依傍着溪水的梅树花丛。 当站在那成百上千株梅树之下,我眼前顿时一亮。那几枝绽放的梅花,仿佛把春天都引进来了,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梅花的姿态清瘦、格调高雅,就算用诗也难以描绘出它的神韵。梅花散发着清幽寒冷的香气,我在这梅香中饮酒,不知不觉间酒就很快喝完了。 我们带着几分醉意,尽情地放声高歌,趁着夜色举着蜡烛往回走。村里的孩子们被我们的动静惊到了,一个个满脸诧异,惊慌地四处跑开。
关于作者
宋代戴昺

戴昺,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今属浙江)人。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进士,调赣州法曹参军。淳祐末、宝祐初官池州。戴石屏称其诗为“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有《东野农歌集》五卷。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杨万里序。 戴昺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四十三年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二种》本(简称万历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农歌续集》(简称小集)、《宋诗抄》卷四《农歌集抄》等书引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