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 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 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 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

译文:

你们愿意为了求学从岭外来到这里,在众多学子当中,你们二人真是不错啊! 写文章应当有《诗经》《离骚》那样的风格与韵味,做学问可不能把它当作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 你们在这里留下的踪迹就如同大雁留下的爪印一样,虽然淡淡的但仍有痕迹。如今你们已经收到了举荐的书信,大好的前程正催促着你们前行。 可以作为你们楷模典范的人就在家乡不远处,前代有张九龄、余靖,后世还有崔与之,他们都是值得你们学习的榜样。
关于作者
宋代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