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以毅斋曾先生诗法曰能以无情作有情子熊举以见教兼示学诗如学禅之句次韵声谢
译文:
这首诗整体围绕诗歌创作及对诗法的感悟来写,下面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西禅的佛法想要在南方传播开来,外国的僧人跨越海洋来到这里。他们一路就像快步登上嵩山去触碰那山间的云雾一般,使得佛法像树枝分支一样分为五派而开。遇到人就询问那灵妙的源头,想要识别出如同老牛怀胎般深藏的禅机。我半辈子都苦苦地迷失在这其中,所见到的不过是模糊不清、懵懵懂懂罢了。
有时候我像达摩祖师面壁一样去探求诗法的真谛,可眼前依旧是像飞扬的尘埃一样杂乱无章。谁能想到机缘凑巧到来的时候,我却从诗歌创作中领悟到了道理。能够从看似虚无中写出实实在在的内容,就好像在荒芜的蒿草丛中生出了珍贵的金枝。
我恭敬地拜谢先生的教诲之语,那些话就像是从虚空中一段段裁剪下来的精妙之辞。当我在内心领会其中意思的时候,不禁放声高歌还自我欢笑。这就如同得到了合浦的明珠,又像是获得了荆山的美玉那样珍贵。
这时我才相信,就像春天的力量到来时,没有一处地方不被青苔覆盖。可叹那些只想着赏花的人,还在为花开而急切地用羯鼓催促。如今我得到了这诗法的奥秘旨意,怎敢让炉中的炭火熄灭呢。
我要虔诚地献上一瓣香给曾巩(南丰先生),以此来酬谢他开启我智慧的心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