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杨兄作尉僰道兼领勾稽之作赋七言四韵诗以送之

县城荒僻民居少,吏事全稀似隠沦。 且喜桑郊接乡树,莫嗟蓝绶染京尘。 鸾姿岂合淹仇览,仙骨应难滞子真。 好在公余频寄问,我方江上学垂纶。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你即将前往任职的那座县城十分荒僻,居住的百姓很少。那里的公务也极为稀少,你在那儿就好像隐居的人一样闲适自在。 值得高兴的是,那县城的桑林郊野和我们家乡的树木是相连的,不必为在京城沾染了世俗风尘、如今只得了个小官职而叹息。 你有着如鸾鸟般美好的资质,怎么能长久地埋没在这小地方呢,就像仇览那样的贤才不该被耽搁。你天生有着超凡的气质,也应该不会一直滞留在那里,就如同子真那样的高人不会久居低位。 希望你在公事之余能经常给我寄来问候的消息,而此时我正打算在江边学习垂钓,过着闲适的生活呢。
关于作者
宋代祖无择

祖无择(一○一○~一○八五,生年参《龙学文集》所附《龙学始末》及《咸淳临安志》卷八九),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历知南康军、海州,皇祐元年(一○四九)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入直集贤院。五年知袁州,嘉祐初改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入为中书舍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龙图阁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三年(一○七○)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八年卒,年七十六。有《洛阳九老祖龙学文集》十六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祖无择诗,以宜秋馆校刊徐氏积学斋景宋钞本《祖龙学文集》(其中诗四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渊阁本)、南昌彭氏知圣道斋钞本(简称彭本)。底本第五、六两卷收入之祖氏与他人和诗及从《至元嘉禾志》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