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二任

鲁人贱夫子,呜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暇。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落,文章彼人夸。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山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译文:

当年鲁国人轻视孔子,在呜丘山还把孔子指给东家人看,当作笑谈。尽管孔子当时没有得到重用、施展抱负,但他的弟子却多如乱麻。可叹的是,家乡的那些人,竟然没有一个为他发出叹息。而远在吴越之地的人们,却不辞遥远来探寻孔子的学说。大家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反而不觉得稀奇,就像海边的人把龙当作平常之物一样。 唉,我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穷困地居住在家中,出门连车都没有。前些日子我到京城,文章得到了别人的夸赞。可旧日的朋友却不肯相信,听到后还哈哈大笑。只有你们两位任先生,知道我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你们远游在外还苦苦挂念着我,寄来了辞藻华丽的长篇诗作。不过我的才学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你们可能有所夸大了。 我如今既贫穷又衰老,稀疏的短发垂在耳边。对于高官厚禄我没有心思去追求,只想着回去整治山里的荒地。往年我在山里栽种了苦竹,它们密密麻麻的就像蒹葭一样。庭院前有三座小山,原本是山里的山楂树长成的模样。我还在屋前开凿了一方池塘,寒冷的泉水映照出池底的幽深。在这里游玩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时光,何必还要去朝堂为官呢? 什么时候你们能来相聚,我准备好酒食好好招待你们。我希望我们能长久地相互敬重,从始至终都没有嫌隙。我们闲居在家都没什么事,多来一起喝喝酒、叙叙旧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