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永叔白兔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 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 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 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 高飚动槁叶,群窜迹如扫。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 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 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译文:

在那广袤的平原之上,凶猛的飞鹰展翅搏击,衰草之中的禽兽们被吓得四处乱窜。在这一片苍茫的景象里,许多禽兽纷纷被擒获,它们被抓得晕头转向,根本无法自保。 猎人抓到了一只白兔,却不忍心将它杀害,只是叹息着,似乎是怜惜它年事已高。于是这只白兔得以存活下来,不过却从此被长期拘禁。它原本的野性,这时候才开始展现出一种惊觉矫捷的模样。 达官贵人们用竹子编织成精美的笼子,将白兔养在里面。时间一长,白兔渐渐被驯服,甚至可以让人抱在怀中。 可谁能知道,那广阔的山林才是白兔真正适宜的居所呢?在山林里打洞居住,其实是很自在美好的。每当狂风刮起,吹动干枯的树叶,白兔们就会成群结队地逃窜,它们经过的地方,踪迹就像被扫过一样干净。 这只白兔天生毛色特殊,在野外格外显眼,明亮得如同白昼。猎人们看到它,都指着它嘲笑,觉得它要是早点把自己藏起来就好了。 这只白兔啊,什么时候能够骑上蟾蜍,亲手拿着灵杵去捣药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