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屯田送知县徐殿丞次韵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 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 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𨱂。 当比瑞金嚣讼后,要移风俗拟如何。

译文:

近年来,您曾在朝堂短暂为官,佩着马勒上的玉饰(在京城显耀),如今出任南城知县,治理着众多的百姓。 您秉持古老的道义之心,处事公正的名声十分显著,让恶人不敢说话,而善良的百姓都为您歌唱赞美。 您登高赋诗之时,那优美的辞章至今还留存着。当您离任归来,行囊依旧,没有多带回什么财物,保持着清廉。 就像当年瑞金在喧闹的诉讼纷争之后,您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变当地的风俗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