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

尘寰渐远渐凄清,似向昆仑采玉英。 此地已知邻华子,几人犹道识方平。 步高那复肌肤重,心逸都疑羽翼生。 苦恨俗缘无了处,归来依旧马蹄声。

译文:

我们渐渐远离了尘世,周围的环境愈发凄清寂静,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前往昆仑仙山去采集玉英仙草一样。 来到麻姑山这个地方,已经能够感觉到离仙人华子期的居处很近了,可世间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仙人蔡经的师傅王方平呢。 在这高高的山上漫步,感觉身体不再沉重,仿佛连肌肤都变得轻盈起来;心境如此闲适安逸,甚至都怀疑自己生出了羽翼,能够像仙人一样自由飞翔。 只可惜这世俗的缘分和事务总是没完没了,让人烦恼。无奈之下,我们只能返回尘世,归来时耳边依旧是马蹄哒哒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