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殿直之官吉州

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 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

译文:

侯殿直啊,你是哪一年从翰林院(玉堂)离开的呢?你笔锋之下的书法造诣,简直快要追赶上钟繇和王羲之这两位书法大家了。 如今你的官职地位还未能超脱尘世的平凡,不过你曾经也有亲近天子、沐浴皇恩的经历。 现在你要去吉州赴任,带着家眷前往也不算多么遥远的路程。而且凭借你的才能,此后必定会有人向朝廷上奏章举荐你。 要是庐陵这个地方有需要撰写高雅文章的时候,可惜欧阳修已被贬去滁州,不能在故乡庐陵书写华章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