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山舍道中作

截竹成舆不用轮,东行尽日稳宜身。 前看叠嶂如无路,每到平田始见人。 下户半曾差作役,朽株多已祀为神。 生涯一撮诚何有,且免庸儿共拜尘。

译文:

砍来竹子编成了简易的竹轿,也不用轮子,我坐着它向东一路前行,一整天都稳稳当当,十分舒适。 抬眼望去,前方重峦叠嶂,好像根本就没有路可走,可每当走到平坦的田野时,才会看见有人居住。 那些穷苦的底层人家,有一半都曾被官府征去服劳役,而那腐朽的树木,很多都被当地人当作神灵来祭祀。 我的生活虽然清苦,财产少得可怜,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好在我能免去像那些庸俗之人一样,为了名利去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