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始游城西

病多无力逐纷华,三月衡门未见花。 长恐后期成索寞,果逢残景独咨嗟。 栏干倚望山空在,杯酒迟留日易斜。 谩说明年更春色,不知园囿属谁家。

译文:

我因为身上疾病缠身,身体虚弱乏力,没有精力去追逐那繁华热闹的春景。都到三月了,我守着简陋的家门,还未曾见到一朵花儿绽放。 我一直担心错过了这春日盛景,到后面景色会变得寂寥无趣,果然啊,我如今遇到的竟是这暮春残景,只能独自感慨叹息。 我倚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山峦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可风景却已不复春日盛时。我端着酒杯,迟迟不愿离去,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慢慢西斜。 人们总是空口说着明年春天还会有更美的景色,可谁又知道这园子到那时会属于谁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