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思

一槛东风小箔开,乱山明暗水萦回。 流年渐共春华去,暴热还随霁色来。 天气浊多人欲睡,地形卑甚物先梅。 因知楚客迷魂处,不是江东不足哀。

译文:

在东风轻拂中,我推开了小窗前的栏杆,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光影明暗交错,山下的水流蜿蜒曲折,萦绕前行。 时光如流水一般渐渐流逝,就像那春天的花朵一样一去不复返了。突然而来的炎热,也随着雨过天晴后的天色一同到来。 这天气又闷又混浊,让人昏昏欲睡。这地方地势极为低洼,很多事物都带着一种潮湿、提前衰败的迹象,梅花似乎也早早地有了凋零的征兆。 由此我才明白,当年屈原那样的楚地游子之所以会失魂落魄,并非只有江东之地才值得让人哀伤,这世间处处都有让人哀愁的情境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