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儿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译文:

我们李家两代人都是孤单单的一个男丁,好在你生来就精力充沛、朝气蓬勃。 我本想让你这年幼的孩子去跟随老师学习,可又担心学习文章反而耽误了你的一生。 只要有犁和锄去劳作,终究能够吃饱饭;不要一看到富贵人家的华丽衣着,就嫌弃自己家里贫穷。 不知道和你分别之后你哭了多少次,我苦苦地询问家里的僮仆,他们也没能说个真切。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