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书

行行四月晦,𫄨绤未能裁。 天气疑无定,春寒恐再来。 袭衣从汗浃,交扇取风回。 野秀深成黑,𬬻薰冷作媒。 年高情已淡,俗薄意多猜。 李杜今何在,芳樽谁与开。

译文:

如今已经到了四月月末,可我还没来得及裁剪出夏天的细葛布衣裳。 这天气啊,好像没个准头,真担心那春天的寒意还会卷土重来。 我穿着厚厚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只能时不时地挥动扇子,让那一丝凉风稍稍缓解燥热。 野外的景色浓郁得近乎深沉发黑,香炉里的熏香也散发着冷冷的气息。 我年纪大了,对很多事情的热情都淡了,再加上如今世风浅薄,让人心里不免生出许多猜疑。 像李白、杜甫那样的大诗人如今又在哪里呢?这芬芳的美酒,又能和谁一起开怀畅饮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