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李觏 感秋 感秋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李觏 徙倚重咨嗟,非缘惜岁华。 关山异乡客,砧杵别人家。 天冷云含日,谿清水献沙。 屈魂终不返,悲思更无涯。 译文: 我在这秋景中徘徊,不住地叹息,可并非是因为怜惜这一年将尽的美好时光。 我这个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置身于这关山阻隔的地方,只能听着别人家传来的捣衣声。那有节奏的砧杵声,越发衬托出我此时的孤独。 天气渐冷,厚重的云层遮挡着太阳,阳光也显得有些微弱。山间的溪水清澈见底,连水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见。 像屈原那样含冤而逝的魂魄终究是回不来了,而我心中的悲伤与愁绪却没有边际,绵绵不绝。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