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训狐

昔年因读昌黎文,知有训狐犹未真。 客堂昨夜灭烛后,一声窃发诚惊人。 慈母入席匪虚语,据此麄暴谁敢闻。 杀人之子养尔子,天地不管胡为仁。 岂无鹰隼善搏击,去路昏黑难相亲。 亦有弓矢可弹射,却恐误中东西邻。 我今独处虽无惧,聒不得睡宁不嗔。 尝闻凤凰百鸟君,丹穴万里谁龙言。 行当整顿九韶乐,奉迎綷羽掀重云。 直前再拜列尔罪,尔躯何足为灰尘。

译文:

早年我读韩愈先生的文章,知道有训狐这种鸟,但却没真正见识过它。 昨夜在客堂里,蜡烛熄灭之后,突然传来训狐一声鸣叫,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都说训狐出现,慈母都要躲进屋里,看来这话一点不假。就凭它这粗野残暴的叫声,谁能受得了啊! 训狐杀害其他鸟类的幼崽来喂养自己的孩子,这等恶行,天地却不管不顾,这还能叫仁义吗? 这世上难道没有善于搏击的鹰隼吗?可训狐总在昏黑之时出没,鹰隼也难以找到它。 也有弓箭可以用来射它,可又怕不小心伤到了左邻右舍。 如今我独自居住,虽然并不害怕训狐,但它吵得我睡不着觉,我怎能不生气呢? 我曾听说凤凰是百鸟之王,可它居住在万里之外的丹穴山,这只是传说,谁也没亲眼见过。 我真想赶快整顿好九韶之乐,去迎请凤凰,让它那五彩斑斓的羽毛拨开重重乌云降临此地。 到那时,我要径直向前,向凤凰一一列举训狐的罪行,像训狐这样的东西,死了也不过是化为灰尘,根本不值得一提。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