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寺丞

嗟予兀兀何施为,学无异意唯传师。 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 阐幽大传与隠旨,图写转匝成圆规。 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 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 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 穷愁著书古有例,昨官闽中今海涯。 海涯路远学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时。 圣皇诛赏甚明白,归来奏牍无迟迟。 江南腊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从此止,马头一别东西驰。

译文:

哎呀,我整天昏昏沉沉没什么作为,学习上没什么独特见解,只知道传承老师所教。我曾说过古代圣人的著述,不过是讲人事罢了,没什么其他的门道。 哪知道每一步其实都蕴含着天道,我的丘兄你却能认识到这一点。《春秋》向下应和着三千岁的历史,《雅》《颂》之音流转于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时空。你能阐释幽深的《春秋左氏传》里隐藏的旨意,讲解得就像用圆规画圆一样周全。 劳烦兄长给我展示讲解,可我一个字都弄不明白,就像个痴傻的孩童。魏文侯听音乐都怕听着睡着了,还好我不至于被人指指点点。左丘明、子夏都没提到的道理,兄长你所获得的见解是多么神奇啊。 我简直怀疑你前世是颜回,独自领悟了老师的学说而没人知晓。又怀疑你是在梦里受到神灵鬼怪的启示,常常与周公、孔子相伴追随。不然在这悠悠千载之后,怎么能有这样的传承和学习成果呢。 穷困愁苦时著书,古代就有这样的例子,你之前在闽中任职,如今又到了海边。海边路途遥远,求学的人少,这学说还没有施展的时机。 圣明的皇帝赏罚十分分明,你赶快回来呈上你的奏书。江南腊月的雪花像手掌那么大,酒杯上泛起的酒花让寒意都减弱了。是非得失就到此为止吧,等我们在马前一别,就要各奔东西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