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李觏 感叹二首 其一 感叹二首 其一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李觏 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 道成不见取,贫贱谁之由。 陛楯拥尧舜,廊庙居伊周。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阻修。 浮云关太虚,白日光逆流。 嗟尔临人者,蔽贤天所仇。 译文: 世人常常以贫穷低贱为羞耻,可贫穷低贱并不是我的耻辱。 我已经修成了自己的学说和理想,却不被世人采用,这贫穷低贱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那些侍卫们簇拥着像尧舜一样贤明的君主,朝堂上坐着像伊尹、周公一样的贤相。 我面对他们,心中难道没有要说的话吗?可仅仅近在咫尺的距离,这道路却显得漫长又难行。 那浮云遮蔽了天空,使得日光都好像逆流了一样无法正常照耀。 可叹啊,那些统治百姓的人,你们埋没贤才,这可是上天都仇恨的事情!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