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俗

君门若无禄,陈编孰能读。 公庭若无法,秽德谁不足。 煦煦儒者言,沈沈小人腹。 伤心勿复道,拂弦寄清曲。

译文:

如果朝廷不能提供俸禄,谁还会去研读古代的书籍呢?读书本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若没了这好处,又有几人会在书里耗费时光。 要是官府不严格执行法律,那世间品行恶劣、道德败坏之人岂不是比比皆是?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和惩戒,恶行就会肆意滋生。 那些儒者平日里总是说着温暖和善、仁义道德的话,听起来很是动听,可有些小人却把这些话都藏在心里,表面上装作认同,实际上一肚子坏心思,根本不把这些道理当回事。 这世间的种种现象真是让人伤心,我也不想再继续说下去了。只能轻轻拨动琴弦,用那清幽的曲调来寄托我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