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丹霞洞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 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 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 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 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 欲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 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译文:

在山的西边十几里远的地方,就是那丹霞洞。 它直直向上,仿佛能抵达云霓之处,洞口往里,中间宽敞得就像大肚的罂瓮。 这世间碌碌之人,从来都不认识这样的奇景,而在这洞里,仿佛伸手就可以捧起那皎洁的明月。 站在洞口,感觉仿佛能将千里之外的人家庭院尽收眼底,洞里的泉源哪怕到了六月也是冰冷的。 每当风雨来袭,这里的气势十分险恶,周边的草木也都让人感觉透着一股惊悚劲儿。 神奇灵异的事物很少显露它们的形迹,掌管这里的仙官又该向谁进献贡品呢? 我想要继续探寻,却容易感到厌倦,毕竟这世间的事情总是让人愁痛不已。 我想对松树上的仙鹤说一声,希望有朝一日能骑着你遨游一番。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