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玳瑁石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 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己。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 出己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 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

译文:

之前有位县大夫,取用这块玳瑁石来制作器物。他洋洋自得地向我夸赞,说这石材和工艺都非常精美。 我就感到奇怪,怎么你们当地的百姓,日常器具都不完备呢?难道是因为居住在荒僻的角落,风俗鄙陋,不喜欢做这些事吗? 有人回答我说,这石头质地坚硬,要雕琢打磨常常得花上好长时间。官府制作器物,费用从百姓那里出,百姓拿出的钱可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官府不知道钱是百姓出的,觉得做这些事确实值得去做。但对百姓来说,自己出钱就会伤了钱财,谁又能不吝惜花费呢? 县大夫听了这番话,好像有些生气恼怒。 如今您创作了这首诗,我斗胆用这番情况来回应您的美意。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