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炼丹井

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 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 我愿刀圭药,轻举朝明宸。 一言洗天日,万物归阳春。 群仙谁嫉妬,使我身漂沦。 俯视废井水,欲饮碍荆榛。 徘徊片云下,泣涕沾衣巾。 少壮几何时,且醉樽中醇。

译文:

那曾经用来炼丹的炉灶早已毁坏,只有这口井里的泉水还孤零零地留存着。 这个地方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啊,如今在这儿的人也不再是往昔在此的那些人了。 我真希望能得到那神奇的丹药,吃下去后能轻飘飘地飞起来去朝拜圣明的君主。 我若能有机会向君主进献一言,就像让天空和太阳都焕然一新,能让世间万物都沐浴在温暖的春光之中。 可不知道是哪位神仙心生嫉妒,让我一直漂泊沉沦,不得志。 我低头看着这废弃的井水,想要去喝上一口,却被周围的荆棘杂草给阻碍了。 我在一片云朵下徘徊,伤心的泪水浸湿了我的衣裳和头巾。 年少力壮的时光又能有多久呢,还是暂且沉醉在酒杯里的美酒中吧。
关于作者
宋代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