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高德厚贤在躬,进荣退美光初终。 越有神明相元功,疾忧之外康宁中。 乃眷乃顾爰徂东,徒御虽寡人望雄。 其高可仰厚可宗,兹行允美江淮风。 父老相呼告儿童,三朝无事繄厥忠。 公谋公惠世所蒙,肆安于贾田安农。 温衣蔽体食饱胸,小攘大窃消奸凶。 州牢县狱囚多空,欢心和气成年丰。 汝曹虽𫘤念所从,汝心汝貌加爱恭。 薪蒸勿采米忽春,亟歌屡舞驰省公。 有人昔与公车逢,汝阴颍尾洛阳嵩。 山有迹兮水有踪,水之鹤兮山之松。 一朝赐号逍遥翁,马资仆费官与供。 汝曹努力吾老癃,公若再来勤筑宫。
上赵少师
译文:
您这个人仁义高尚、品德醇厚,贤能都集于一身。入朝为官时荣耀,退隐之时也美名远扬,一生都光彩照人。
越地有神灵庇佑您建立首功,让您在消除疾患与忧患之后,处于安宁健康的状态。如今朝廷对您眷顾有加,您前往东方任职,虽然随行的车马侍从不多,但在百姓心中您的威望无比崇高。
您品德高尚令人敬仰,为人宽厚值得尊崇,您这次出行一定会让江淮地区的风气变得更加美好。
父老乡亲们相互呼喊着告诉孩子们,本朝三朝以来天下太平,全靠这位大人的忠诚。您的谋略和恩惠让世人都能蒙福,商人能安心经商,农民能安心耕种。
大家都有暖和的衣服穿,肚子也能吃饱,小偷小摸和大奸大恶之人都被消除了。州里和县里的监狱大多都空了,百姓们心怀喜悦、和气融融,迎来了丰收之年。
你们这些孩子虽然懵懂,但要知道该追随谁,你们要从内心到外表都更加敬爱恭顺。不要去随意砍伐柴草,也不要轻易舂米浪费粮食,要赶紧载歌载舞去看望赵公。
有人曾经和赵公同乘公车相遇,在汝阴、颍尾、洛阳嵩山这些地方,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踪迹。他就像水中的仙鹤、山上的青松一样超凡脱俗。
有朝一日他被赐号为逍遥翁,马匹和仆人的费用都由官府供给。
你们这些孩子要努力啊,我已经年老体弱了。如果赵公再来,一定要好好为他建造住所。
关于作者
宋代 • 赵抃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