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张曲江,盛名何𬀩晔。 请诛安禄山,先觉不见纳。 胡雏有反相,其事远相接。 贤人何代无,旧史聊可猎。 兵部事晋朝,文学中科甲。 强臣方跋扈,朝士多恇怯。 独持上方剑,愿斩奔鲸鬣。 堂堂张彦泽,反势凌阊阖。 拜章请显戮,直气不可压。 三进叩玉墀,植笏立蓂荚。 皇情弥慰抚,清问屡应答。 终焉念小恩,曾不顾大业。 高吟归去诗,潺湲泪承睫。 旋踵即乱华,有同虞不腊。 张公领铁马,朝市胡尘合。 刺谒甚闲详,辞气殊不慑。 虎狼不敢害,加礼为下榻。 当年弃謇谔,异代居调燮。 相位席不暖,帝泽安可洽。 斯人既沦亡,此风亦萧飒。 滑稽何足累,大节世已乏。 安用学腐儒,矻矻守礼法。
怀贤诗 李兵部
译文:
在唐朝有张九龄,他有着多么显赫盛大的声名啊。他曾请求诛杀安禄山,早早察觉安禄山的反意,可惜建议没有被采纳。那安禄山这胡人小儿有谋反的迹象,后来的事情果然和他的预判相印证。贤能的人哪个朝代没有呢,以往的史书可以让我们探寻他们的事迹。
李兵部曾在晋朝为官,凭借文学才华考中科举。当时权臣正飞扬跋扈,朝中官员大多胆小懦弱。只有他手持象征皇权的上方宝剑,愿去斩杀那如奔游巨鲸般的权臣。那嚣张的张彦泽,反叛的气势直逼皇宫。李兵部上奏章请求公开处决他,正直的气概不可被压制。他三次进宫在宫殿台阶前叩拜,恭敬地把笏板插在腰间,长久地站立。皇帝对他很是安慰抚恤,多次亲切地询问并与他应答。
然而最终皇帝顾念一些小恩小惠,却不顾国家大业。李兵部高声吟诵着归隐的诗篇,泪水不断地流下来。很快,叛乱就发生,就如同虞国没能熬过腊祭就灭亡一样。张彦泽带领着军队,都城被胡人的烟尘笼罩。李兵部去拜见他时十分从容镇定,言辞气度一点也不胆怯。那些如虎狼般的叛军都不敢加害他,还以礼相待,为他安排住处。
当年朝廷弃用像李兵部这样正直敢言的人,而到了后代他却有了宰相的职位。可他相位还没坐热,皇帝的恩泽又怎能广泛施及呢。这样的人已经离世,那种正直敢言的风气也渐渐消散。那些圆滑世故的行为又哪里值得计较呢,只是世间如今已经缺少坚守大节的人了。又何必去学那些迂腐的儒生,孜孜不倦地死守着礼法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