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墙头翠色云分岭,井底泉声瀑落崖。 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 野猿有果频窥槛,山鸟无人忽下阶。 好是鲁儒争就学,不辞千里过江淮。

译文:

站在华林书院的围墙边,能看到那如翠玉般的山色,像是云彩在山岭间散开,呈现出一幅秀丽的画卷。书院里井底传来的泉水声,好似瀑布从悬崖上飞落而下,清脆响亮。 在讲学的席位旁,每天都能听到人们谈论着礼仪文化,探讨着那些与祭祀、社交等相关的学问。书房的书厨里,不时能看到有人在整理书籍,那些排列整齐的书牌,彰显着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 书院周边的野猿,因为这里有果实,所以频繁地趴在栏杆上窥视。山中的鸟儿在没有人的时候,会突然飞落到台阶上,仿佛也被这宁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所吸引。 最令人欣喜的是,众多的儒生们都争着来这华林书院求学,他们丝毫不畏惧路途遥远,不辞辛劳地跨越江淮,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能在这书香之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关于作者
宋代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