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进士宋严话别

人之相知须知心,心通道气情转深。 凌山跨陆不道远,蹑𪨗佩剑来相寻。 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 几度微言似惬心,投杯著地推案叫。 此事置之无复言,且须举乐催金船。 人生通塞未可保,莫将闲事萦心田。 兴尽忽告去,挑灯夜如何。 弹琴起双舞,拍手聊长歌。 我辈本无流俗态,不教离恨上眉多。

译文:

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关键在于知晓对方的内心。当内心相通,都秉持着道义之气时,情谊就会越发深厚。 你翻山越岭,跨越陆地,丝毫不觉得路途遥远,穿着草鞋、佩着宝剑前来寻觅我。 我感激你见到我时绽开笑颜,拉着我的手臂,邀我一起谈论治国的王道。 好几次我说出精妙的言论,似乎让你深感满意,你激动得把杯子扔到地上,推开桌子大声叫好。 如今这王道之事就先放在一边,不必再提了,还是赶紧奏起音乐,催促着大家把酒喝干。 人生的顺遂与阻塞难以预料,不要让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萦绕在心头。 你兴致尽了,忽然告诉我要离去,我挑亮灯火,看看这夜晚到了什么时辰。 我们弹琴助兴,双双起身起舞,拍着手欢快地放声高歌。 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没有世俗之人的姿态,可不能让离别的愁恨过多地爬上眉头。
关于作者
宋代张咏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转秘书丞。二年,通判相州。召还,知开封府浚仪县,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给事中,迁户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兴军。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四年,知升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陈州(同上书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谥忠定。有《张乖崖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南宋时增广为十二卷。事见宋钱易《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三有传喦。 张咏诗,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为底本,参校宋咸淳五年伊赓刻本(今存前六卷,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曹溶旧藏钞本(十卷、附一卷,简称曹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四十九年吕无隠钞本(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丁丙钞补本(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钞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八年莫祥芝刻本(简称莫刻),并酌采清蒋继功、黄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别称蒋校、黄校、傅校)。另从《西昆酬唱集》等辑得集外诗五首,附编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