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蜀四十韵

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 奢僭极珠贝,狂佚务娱乐。 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 烛影逐星沈,歌声和月落。 鬭鸡破百万,呼卢纵大噱。 游女白玉珰,骄马黄金络。 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惭怍。 禾稼暮云连,纨绣淑气错。 熙熙三十年,光景倏如昨。 天道本害盈,侈极祸必作。 当时布政者,冈思救民瘼。 不能宣淳化,移风复俭约。 情性非方直,多为声色著。 从欲窃虚誉,随性纵贪攫。 蚕食生灵肌,作威恣暴虐。 佞冈天子听,所利唯剥削。 一方仇恨兴,千里攘臂跃。 火气烘寒空,雪彩挥莲锷。 无人能却敌,何暇施击柝。 害物黜货辈,皆为白刃烁。 瓦砾积台榭,荆棘迷城郭。 里第锁苔芜,庭轩喧燕雀。 斗粟金帛市,束𫇴罗绮博。 悲夫骄奢民,不能饱葵藿。 朝廷命元戎,帅师荡凶恶。 虎旅一以至,枭巢一何弱。 燎毛焰晶荧,破竹锋熠爚。 兵骄不可戢,杀人如戏谑。 悼耄皆丽诛,玉石何所度。 朱能翦强暴,争先谋剽掠。 良民生计空,赊死心陨获。 四野搆豺狼,五亩孰耕凿。 出师不以律,余孽何由却。 鄙夫炽蜂虿,寡术能笼络。 边陲未肃清,胡颜食天爵。 世方尚奔竞,谁复振謇谔。 黄屋远万里,九重高寥廓。 时称多英雄,才岂无卫霍。 近闻命良臣,拭目观奇略。

译文:

四川这个地方富庶丰饶,当地的风俗却过于浮华浅薄。 人们极度奢侈,大量使用珍珠宝贝,疯狂放纵地追求娱乐享受。 那如虹的桥边喷泉飞泻,如烟的柳荫遮蔽着朱红的楼阁。 烛火的光影随着星星隐没,歌声伴着明月落下。 斗鸡赌博可以输掉百万钱财,玩博戏时纵情大笑。 出游的女子佩戴着白玉耳坠,骄纵的马匹套着黄金马络头。 酒店夜晚都不关门,花市在春天里也显得有些羞涩。 庄稼在暮云中连绵成片,精致的绸缎与春日的和气相交织。 这样和乐的三十年时光,就像昨天刚过去一样短暂。 上天的法则本就是厌恶过度盈满,奢侈到了极点灾祸必然降临。 当时治理政务的官员,却不想着拯救百姓的疾苦。 不能宣扬淳朴的教化,让风气回归俭朴节约。 他们性情不正直,大多沉迷于声色之中。 放纵私欲窃取虚假的声誉,随性而为贪婪地掠夺。 像蚕吃桑叶一样侵蚀百姓的血肉,作威作福肆意暴虐。 谄媚之言蒙蔽了天子的听闻,他们只想着如何剥削百姓。 于是一个地方的仇恨滋生起来,千里之内的人们都愤怒地奋起反抗。 战火的热气烘烤着寒冷的天空,刀光剑影闪烁如莲花般的利刃。 没有人能够抵御敌人,更无暇去敲击木梆报平安。 那些祸害百姓、搜刮钱财的人,都被利刃所杀。 亭台楼阁变成了瓦砾堆积之地,荆棘长满了城郭,让人迷失方向。 豪门宅第被青苔和杂草锁住,庭院轩廊里只有燕雀喧闹。 一斗粟米要在金帛市场上才能换到,一捆草料要用绫罗绸缎去交换。 可悲啊,那些骄奢的百姓,如今连野菜都吃不饱。 朝廷任命了元帅,率领军队去扫荡凶恶的势力。 勇猛的军队一到,那叛贼的巢穴是多么的脆弱。 就像燎烧毛发一样火势明亮,如破竹之势般锋刃闪耀。 然而士兵骄纵难以管束,杀人就像开玩笑一样。 老人小孩都被杀害,不分好坏一概诛杀。 不能只想着剪除强暴,还争先去抢夺财物。 善良百姓的生计完全断绝,绝望得心如死灰。 四处都是如豺狼般的乱兵,谁还有心思去耕种那五亩薄田。 出兵如果不遵守纪律,残余的祸乱怎么能消除。 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凶狠如蜂蝎,又没有办法去笼络人心。 边疆还没有肃清,这些人还有什么脸面享受朝廷的俸禄。 当今世上人们都崇尚追逐名利,谁还会去振奋直言敢谏的风气。 皇帝远在万里之外,宫廷高高在上难以企及。 人们常说如今有很多英雄,难道就没有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人才吗? 最近听说朝廷任命了贤良的大臣,大家都拭目以待他的奇谋良策。
关于作者
宋代张咏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转秘书丞。二年,通判相州。召还,知开封府浚仪县,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给事中,迁户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兴军。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四年,知升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陈州(同上书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谥忠定。有《张乖崖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南宋时增广为十二卷。事见宋钱易《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三有传喦。 张咏诗,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为底本,参校宋咸淳五年伊赓刻本(今存前六卷,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曹溶旧藏钞本(十卷、附一卷,简称曹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四十九年吕无隠钞本(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丁丙钞补本(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钞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八年莫祥芝刻本(简称莫刻),并酌采清蒋继功、黄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别称蒋校、黄校、傅校)。另从《西昆酬唱集》等辑得集外诗五首,附编卷末。

纳兰青云